歷經4年8次凍漲后,臺灣地區(qū)經濟主管部門周一宣布調漲電價,平均漲幅8.4%,工業(yè)用電則高達15%,引起島內產業(yè)界嘩然。正當新冠疫情仍在高原,通貨膨脹處于近十年高點,此際調漲電價勢必對民眾消費及企業(yè)經營產生負面影響。盡管這次調漲主要對準工業(yè)大戶,但運輸及民生物價擴散效應仍難避免;民進黨當局裝作一派輕松狀,卻難掩因應遲緩的窘迫,用企業(yè)當民怨的擋箭牌也絕非磊落手段。
全球正面臨通貨膨脹威脅,上月臺灣地區(qū)消費者物價年增率3.39%,是十年來最高水平。今年臺灣民眾實質薪資衰退,則是近六年首見,可見物價上漲對民眾實質生活的壓力。與此同時,民眾正面對疫情嚴峻的挑戰(zhàn),每日數(shù)萬人確診、上百人死亡,無薪假人數(shù)正攀升至高點。臺灣地區(qū)經濟主管部門宣稱,電價調漲只會影響物價0.04%的漲幅,言下似乎認為微不足道。然而,對于在底層掙扎的民眾,卻可能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對產業(yè)界而言,原本期待電價調幅在3%到6%之間,結果卻上漲了8-15%,這是個措手不及的變化,也大大推升了營運變量。最近全球許多產業(yè)傳出庫存過高,在消費不振下,不少跨境公司被迫提前裁員縮減支出以因應變局,全球股市也正處于低迷狀態(tài);島內本土廠商勢必受到沖擊,外銷可能由盛轉衰。工業(yè)用電大戶一則要面對外銷砍單,一則又要面對生產成本上漲,這是雙重夾擊。
過去四年,在形勢相對寬松下,蔡英文當局連續(xù)八次凍漲電價,為何今天凍漲政策卻失靈了?背后原因有二:其一,蔡英文的能源轉型政策刪除了“核能”的選項,在相對便宜又干凈的核電逐步退場后,蔡英文當局把絕大部分重心押在天然氣發(fā)電上。不幸的是,去年以來國際能源價格受減碳、俄烏戰(zhàn)爭的影響而大漲,天然氣漲幅更是驚人。國際大環(huán)境惡劣,臺灣地區(qū)電價成本只會步步隨之高升,自不可能再有便宜的電價。
其二,蔡英文當局近年屢屢因政治因素凍漲電價,諸如選舉年必須討好選民,“執(zhí)政”失利時也要凍漲以消化民眾情緒。如此,一次又一次錯失了合理調整電價的時機,也平白耗掉了珍貴的電價平穩(wěn)基金;如今,手上的籌碼已所剩無幾。今年又是選舉年,不能漲民生電價,只好把全部壓力轉嫁給工業(yè)大戶。這種一味照顧自己政治利益的決策,根本不把經濟和民生放在眼里。何況,臺電今年虧損可能達1、2000億元新臺幣,這么大的電價黑洞,臺當局怎么填?
蔡英文當局的能源轉型政策,經過幾年來的硬干、跳票和粉飾,已徹底破產。蔡英文曾對能源轉型提出三大保證:一穩(wěn)定供電,二降低碳排,三絕不漲電價。前面兩項,歷經這幾年的數(shù)不清的大停電和小跳電,乃至民眾“用肺發(fā)電”的慘況,早已破滅。至于“不漲電價”這最后一塊遮羞布,如今也已被看光光,再無可遮。電價的噩夢不是漲一次就結束,明年問題依然在;就算凍漲,也只是換個方式從民眾的口袋掏錢。人們還未享受到能源轉型的甜美,就要幫蔡英文當局付出龐大的代價,這還不包括各種無預警停電的驚恐在內。
能源政策如此劣跡斑斑,蔡英文當局竟還能鼓動如簧之舌,稱這次電價調幅低于馬英九時期的油電雙漲。事實上,當年正是陳水扁惡搞油電凍漲,把回歸市場的責任丟給馬英九;民進黨收割了這個民怨紅利,卻還復制陳水扁的凍漲惡伎,同時沾沾自喜。三大保證破滅后,蔡英文當局還自稱合理,這除了厚顏無恥,還有什么詞句足以形容?(來源:臺灣《聯(lián)合報》)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