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先從兩岸是否能整合說起-以孫中山的文化融合及社會融合的理論為本

邵宗海

邵宗海,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兼社會科學院院長、兩岸與中國大陸研究中心主任、澳門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政治大學教授、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客座教授、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訪問學者、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客座高級研究員。

日前,由臺灣“涵靜孫學和平論壇”主編及發(fā)行的《臺閩社會與文化的融合》在臺灣出版,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邵宗海在前言中提到,最初的構想是想出本書,可以完整的來描述“若以孫中山的文化融合及社會融合的理論為本,對兩岸最終是否能融合,提供了一份可供參考的版本”。

這項構想后的策劃在邀請到從大陸因婚配而到臺灣的兩岸婚姻當事人陳榮霞、吳靜君,并在中國科技大學擔任助理教授的賴榮偉指導之下,進行了同性質族群的專訪,紀錄下對他們的訪談,希望能導入一個“心理”重于“實際”的自我分析,譬如說:

(一)大陸女生肯嫁到臺灣,對很多臺灣人來說,她們已經(jīng)是從那么遙遠而且陌生的地方前來,怎么會有勇氣再投入對她們來說又是一個那么遙遠而且陌生的地方?她們到底基于什么樣的考量:是以大陸習俗的本位?或僅對臺灣淺薄的印象?便認為自己可以組織一個很好的家庭?并可融入臺灣這個社會?

(二)大陸女生嫁來之后,開始養(yǎng)兒育女,在大陸的家庭與學校教育,如何讓她們可與臺灣一般的婦女一樣,面臨相夫教子,尊敬公婆,并和睦家庭其他分子,甚至跨出家門,還要睦鄰?如果說,這個答案或許是:它跟大陸又有什么不一樣?這或許就印證了我的說法:兩岸的文化融合,是否也可跟進到兩岸的社會融合?

(三)接下來更多的“挑戰(zhàn)”則是:大陸女生嫁到臺灣,必然進入社會,有的甚至進入學校進修,獲得學位,然后就在臺灣開始就業(yè),可能她們又面臨了不一樣的就學及就職環(huán)境,這個時候,她們再次面對不一樣周遭的人,又是怎么克服,又是怎么來適應?

(四)如果成立了家庭,并有了孩子,加上在臺灣也躭了一段日子,是否會考慮說:難道這輩子我就在臺灣住下去了?或說我還是想帶著家人孩子回到老家去渡余生的念頭?如果說,這個答案又是:回大陸又會有什么不一樣?這或許又印證了我另外的一種想法:兩岸即使存在文化融合,可能最終也無法跟進到兩岸的社會融合?

臺北訪談工作進行四個月之后,邵教授也開始思考“是否在對岸也應有這樣方式的試探?”于是透過在漳州師范大學任教的臺師趙任民助理教授的協(xié)助,找到在福建攻讀博士學位的臺生雅芬以及廈門工作的臺籍人員天奇,進行對于與他們身份相似的受訪者。

邵宗海教授在本書并邀請了臺灣當?shù)貙Α皩O中山的文化融合及社會融全的理論”有深入了解的學者,來解讀訪談稿中“融合的可能性”。并感謝臺灣“極忠文教基金會”李顯光先生在財務上的援助?!皹O忠文教基金會”長期以來致力于兩岸交流,而如今在臺灣執(zhí)政當局大陸政策無法有突破的情況下,加上新冠疫情肆虐而使得兩岸交流無法順利推展。李顯光先生在序中提到,唯有兩岸良性互動,由文化融合促進經(jīng)濟交流,再通過經(jīng)濟合作,進而政治解凍。當全全人民在一個共同認同的思想價值文化制度基礎上,真正的和平統(tǒng)一才能實現(xiàn)。李先生提到:“邵宗海教授推動孫學研究與極忠文教基金會的宗旨契合”,才有了本書的誕生。


責任編輯:左秋子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