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龍年話“龍”:北京城內(nèi)“龍”壁見證歲月變遷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 文化 > 文化信息      2024-02-20 15:32:42

  作為中國古代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照壁(或影壁)是民眾所熟悉的。在照壁上添加“龍”的圖案,可以被稱為“龍”壁。北京城內(nèi)“龍”壁的分布地點,并沒有一定之規(guī),且基本不在相關(guān)建筑群的中軸線上。

  北京城內(nèi)有兩座九龍壁,皆為清乾隆時期的產(chǎn)物。自明成祖遷都北京,至稍早一些的北海九龍壁建造之時(1756年),其間已過了300多年。而在漫長的歲月里,明清兩代帝王居然沒有在北京城內(nèi)建造過九龍壁,這多少有些令人疑惑。

  北海九龍壁身世離奇

  北海九龍壁位于北海公園的中軸線以西,在許多文獻資料中,提及北海九龍壁的時候,一定要說它建造于“羅漢堂”前面。比如,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的奏案中,便寫道:“羅漢堂前添建琉璃九龍壁一座……上身五色琉璃行,坐龍九條……所需工料估銀一萬九千七百三十九兩八錢九分二厘。”這里說得很清楚,九龍壁是“羅漢堂”前之物。然而,常逛北海公園的朋友卻知道,九龍壁后面是大圓鏡智寶殿。這兩座殿堂顯然不是一回事兒,真相到底如何呢?

  當初建造九龍壁的時候,正趕上乾隆首次下江南(1751年)的五年后。江南地區(qū)的寺廟建筑,引起了乾隆的興趣。其中,建于宋代的杭州凈慈寺羅漢堂等,給乾隆留下了深刻印象。待南巡回京后,乾隆下旨:分別在清漪園大報恩延壽寺和北海西天梵境的西邊修建羅漢堂,其中北海羅漢堂是作為西天梵境西路建筑營造的。

  這一組建筑的主體,為三十三間重檐羅漢堂,前有山門“真諦門”,后有“寶網(wǎng)云亭”。山門前立矗立著一座九龍壁,全部采用五彩琉璃磚瓦構(gòu)件。九龍壁高為5.96米,厚為1.6米,長為25.52米。壁南北兩面各用黃、白、橙黃、紫、綠、藍、天藍等七色琉璃磚鑲成九條蟠龍。正中的一條大龍云游于滄海巨浪之間,其余八條則兩相對稱,左右分為兩對,每對以山石相隔,呈現(xiàn)二龍戲珠的景象。除九條蟠龍外,照壁的飛脊、垂脊、勾頭、滴水等處都有大大小小的龍,數(shù)量達633條。

  若不是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的一場大火(建造中的琉璃塔遭雷擊起火),尚未完工的羅漢堂及后部殿宇等,也不至于全部被焚毀。但是,歷史不容假設(shè)。北海羅漢堂焚毀后再未重建,而是改建成一座七間歇山頂大殿,名為“大圓鏡智寶殿”,后院則建有四十三間轉(zhuǎn)角庫房,用于存放《大藏經(jīng)》經(jīng)板。于是,為羅漢堂建造的九龍壁,也就搖身成為“大圓鏡智寶殿”的影壁。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時,大圓鏡智寶殿受到嚴重破壞。1919年,大圓鏡智寶殿又遭遇一次火災(zāi),整座建筑全部化為灰燼,只留存真諦門與九龍壁。多少年后,初來乍到的游人們,干脆將九龍壁當作單體建筑來對待。

  “鐵影壁”是元代“龍”壁

  距離北海九龍壁不遠,在闡福寺山門外東側(cè),有一座鐵影壁,乃是雕刻于元代的石雕作品。這座影壁表面呈棕褐色,粗看好似鐵質(zhì)鑄成,其實是由火山噴發(fā)出來的巖漿凝結(jié)成整塊中性礫巖,顏色和質(zhì)地似鐵,故稱鐵影壁。鐵影壁寬3.6米,通高1.89米,厚0.38米,屬于懸山影壁建筑。

  這座元代鐵影壁的兩面,究竟雕刻著什么呢?有學(xué)者推測,在影壁南面雕刻的怪獸,是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的狻猊。獸的尾后,胸前,胸下各有一小獸跟著玩耍。而在影壁北面,浮雕著呈現(xiàn)半臥回首模樣的怪獸,是傳說中的麒麟。如果真的是狻猊,那么此影壁或許是京城內(nèi)現(xiàn)存時間最早的“龍”壁。其實,面對狻猊與獅子,絕大多數(shù)人都會分別不清。依據(jù)神話的說法,狻猊是龍的第五子,其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xiàn)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佛祖見它頗有耐性,于是收于門下成為坐騎。

  這鐵影壁怎么會移到北海公園去的?原來,鐵影壁最初矗立于元大都北部健德門內(nèi)的一座古廟前。到了明初,因大都北城垣南移,且在與健德門相對的位置設(shè)立德勝門。德勝門以北的大片地域變荒涼,昔日的古廟漸成廢墟。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德勝門內(nèi)建造護國德勝庵寺院,俗稱“德勝庵”。寺僧偶見城外廢廟前的這座影壁,正反都有圖案,雕刻生動,工藝水平頗高,于是請人把影壁移來用作照壁。護國德勝庵周圍居民漸漸增多,形成北城垣內(nèi)一條彎曲的小胡同,胡同借影壁之名,稱為鐵影壁胡同。

  到了民國時期,據(jù)說有個外國人數(shù)次到訪,見鐵影壁古樸經(jīng)典,便想用重金買下,遭到僧人拒絕。住持怕鐵影壁落入外國人之手,忍痛將壁脊的兩個獸頭砍掉,從此鐵影壁殘缺了。也有一說,是那個外國人雇人偷盜鐵影壁,但并未得手,只是將影壁砸損。

  為了保護好鐵影壁,當時的北海公園理事會決定將鐵影壁移到北海公園。只是,鐵影壁移去了,其底座卻一直埋在胡同的原址地下。直到1986年5月,文物人員在鐵影壁胡同找回影壁的底座,并將其運至北海公園,才使鐵影壁與底座復(fù)原。

  故宮“九龍壁”工藝略欠

  如北海一樣,在紫禁城的中軸線區(qū)域內(nèi),也沒有出現(xiàn)大型照壁。倒是在寧壽宮皇極門前,出現(xiàn)了一座九龍壁。

  有些學(xué)者認為故宮九龍壁是國內(nèi)最精美的一座。但另有一些學(xué)者持不同看法:盡管京內(nèi)兩座九龍壁都修造于乾隆年間,而且前后只差16年,但在質(zhì)量與工藝上,兩者的差別卻十分明顯。北海九龍壁至今顏色純正、釉面大體完好;而故宮九龍壁則顏色渙散不正,且釉面大量開裂。由此可見,從塑像藝術(shù)水準和浮雕高度上,北海九龍壁都是高于故宮九龍壁的。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要知道,故宮九龍壁所在的寧壽宮,是乾隆留給自己頤養(yǎng)天年而建的。無論是整體建筑群的質(zhì)量,還是單體建筑的質(zhì)量,都應(yīng)該優(yōu)于北海才對。

  說起故宮九龍壁,還是先看看寧壽宮。

  寧壽宮的前身是明代的仁壽宮。及至清初,仁壽宮都是與慈寧宮輪換著居住前代帝王遺孀的場所。到了乾隆年間,皇帝相中此地,繼續(xù)使用“寧壽宮”名號,只是不喜歡原有殿宇的布局。于是,他下旨拆除原來的仁壽宮、噦鸞宮、喈鳳宮及其附屬建筑,捎帶著拆掉了后面的兆祥所南部。原居住在寧壽宮的雍正朝嬪妃們?nèi)窟w往外西路居住。拆除工作花費了一年多,平整出一塊占紫禁城總面積六分之一的空地。

  從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八月起,直到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八月為止,乾隆高度重視的“寧壽宮”被打造出來,僅硬裝就耗銀超過七萬兩。后人形容寧壽宮是縮小版的紫禁城。寧壽宮建好了,結(jié)果乾隆并未入住。除了舉辦“千叟宴”等活動外,這里就一直閑著。光緒十五年(1889年),光緒親政后,本應(yīng)搬到慈寧宮去養(yǎng)老的慈禧太后卻住進了寧壽宮。等到臨死前,她也要求將靈柩停放于寧壽宮中。

  寧壽宮的九龍壁以色彩鮮艷的琉璃瓦拼繪出九條栩栩如生的龍圖案,分置于五個空間,再坐落在雕刻精美的白石須彌座上。這九條琉璃龍,中間一條是黃色釉坐龍,兩邊是祭藍釉降龍,再兩邊則為白色釉升龍,又兩邊乃紫色釉降龍,最外側(cè)是黃色釉升龍。

  根據(jù)故宮研究者永濤的分析,故宮九龍壁是單面的,它的背后貼著墻,也許正因為這個原因,導(dǎo)致背部通風(fēng)不暢,水汽凝結(jié),這就成了后來一系列問題的根源。

  故宮中還有兩處龍壁,分別是養(yǎng)心殿前的八龍壁和太極殿的六龍壁。當初為何會建八龍壁,始終是一個謎,有人認為皇帝自己就是那一條龍。

  太極殿既是東西六宮中唯一一座宮門不居中的宮殿,又是名字里唯一不帶“宮”的建筑。當然,這里還擁有一座宮中少有的“六龍壁”。

  起初,太極殿于明嘉靖之前的名稱,叫做未央宮。在明成化年間,此地是貴妃邵氏的寢宮。邵氏曾為成化帝生下三個兒子,老大朱祐杬被封為興王。興王的兒子就是后來的嘉靖帝朱厚熜。嘉靖帝繼位后,尊封祖母邵氏為皇太后,又追認父親興王為興獻帝。由于邵氏在未央宮中生下興王,這里被嘉靖帝更名為啟祥宮。

  到了咸豐九年(1859年),皇帝下旨改建啟祥宮與長春宮,將二者聯(lián)成一座前后四進院落,并將啟祥宮更名為“太極殿”,用來代替養(yǎng)心殿前殿,作為處理政事的場所,而長春宮則代替養(yǎng)心殿后殿,成為他的寢宮。

  隨著太極殿地位的提升,在緊貼南墻里側(cè)建造起一座云龍紋琉璃影壁。這座影壁的中心位置,是云龍紋海棠形琉璃盒子。盒子里有一升一降兩條黃色釉神龍。四個岔角各有一條龍,它們的腦袋都朝向中心盒子。這六條龍相互呼應(yīng),組成了符合《周易》“時乘六龍以御天,所其無逸”說法的圖案,或體現(xiàn)了咸豐帝面對危局,想要奮發(fā)圖強、重振朝綱的決心。

  原標題:“龍”壁見證歲月變遷


文章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北京晚報 高申  |  責(zé)任編輯:唐詩絮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m.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