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新疆喀什地區(qū)岳普湖海水稻種植基地插秧。 朱景朝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26日電 (記者 朱景朝)眼下,新疆海水稻已全部收割入倉,實測畝產超過500公斤,從2018年試種至今,連續(xù)多年實現高產。
目前,在新疆鹽堿地里種植的海水稻大約3萬畝,通過種植海水稻,不僅將鹽堿地改造成良田,還為當地農民帶來不菲收益。
什么是海水稻?
海水稻不是生長在海水里的水稻,也不是用海水直接澆灌的水稻。海水稻是耐鹽堿水稻的俗稱,指的是具有一定的耐鹽堿能力,可以在海濱灘涂、內陸鹽堿地種植生產的一類特殊的水稻品種。
水稻是中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同時,水稻種植過程中對于土壤具有一定的改良作用,但水稻對鹽堿中度敏感,在鹽堿脅迫下生長受會到抑制,甚至絕收,從而影響水稻產量。因此提高水稻的耐鹽堿抗性成為開發(fā)利用鹽堿地的一個重要因素。
新疆喀什地區(qū)岳普湖海水稻種植基地喜獲豐收。資料圖 岳普湖融媒體中心供圖
全國海水稻分布10余省區(qū)面積60萬畝
據專家測算,中國有近15億畝鹽堿地,主要分布在西北、東北、華北及濱海地區(qū),其中,近十分之一的鹽堿地也就是近1.5億畝具有開發(fā)利用的潛力。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21年底,中國海水稻種植面積達60萬畝,分布在黑龍江、山東、江蘇、新疆、內蒙古、浙江等10余個省和自治區(qū)。2022年海水稻種植面積預計超過100萬畝。
專家分析稱,隨著國家與地方政府對糧食生產和鹽堿地綜合利用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和科研院所加大了這方面的關注與投入,這也是近些年鹽堿地利用面積迅速擴增的原因。
新疆喀什地區(qū)岳普湖海水稻種植基地收割現場。資料圖 岳普湖融媒體中心供圖
新疆鹽堿地含鹽量高岳普湖全國首先試種成功
袁隆平院士團隊的青島海水稻研究發(fā)展中心常務副主任張國棟介紹說,中國的鹽堿地分布主要集中在北方及沿海地區(qū),鹽堿地形成的因素也不同,東北地區(qū)以堿地為主,新疆地區(qū)以鹽為主,新疆面積廣袤,蒸發(fā)量大,鹽堿地鹽的含量大,千分之十幾、二十比較多,鹽堿地周邊淡水資源缺乏也是影響海水稻在新疆推廣的主要因素。
2018年,青島海水稻研究發(fā)展中心和青島九天智慧農業(yè)集團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陜西延安南泥灣、新疆岳普湖、黑龍江大慶、山東東營軍馬場、山東青島和浙江溫州建立了6個基地,每個基地面積在幾十到幾百公頃不等,這是袁隆平院士團隊首次在國內同時進行的種植試驗。
為什么選擇岳普湖在新疆首先試種?全程參與該項目的山東省泰安市援疆指揮部技術人員王琦告訴記者,岳普湖縣緊鄰塔克拉瑪干沙漠,是喀什地區(qū)地勢最低的區(qū)域,土壤鹽堿化程度也最高,其土壤含鹽量高達17‰,具有很強的典型性。
王琦介紹說,2018年在岳普湖縣巴依阿瓦提鄉(xiāng)阿熱蓋買村試種海水稻300畝,當年畝產300公斤,2019年以來每年畝產都超過540公斤,土壤鹽堿度由之前的17‰降到2‰.還實現了一年之內稻麥兩作,鹽堿地改造成良田的試驗成功了。
受此結果的鼓舞,2020年青島海水稻研究發(fā)展中心新疆基地又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建立示范項目,助力當地民眾增收。
新疆喀什地區(qū)岳普湖海水稻種植基地畝產超過540公斤。資料圖 岳普湖融媒體中心供圖
“四維改良法”適合新疆土壤特點成本低
青島海水稻研究發(fā)展中心新疆基地負責人張立山稱,目前,新疆重度鹽堿地改造成良田2000畝,主要采用“四維改良法”。
新疆鹽堿地多分布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周邊,附近地方水質鹽堿度含量都較高,且缺乏可用的淡水資源,即便引水灌溉,受鹽堿地土壤的滲透特點以及大量蒸發(fā),灌溉水也根本存不住,反而會耗費大量淡水資源,因此還得在鹽堿地土壤改良上想辦法。
張立山說,青島海水稻研究發(fā)展中心提出的土壤四維改良法,非常適合在新疆推廣使用,而且成本低。它是一個整合了要素物聯(lián)網系統(tǒng)、土壤定向調理劑,植物生長調節(jié)素及耐鹽堿水稻四大農業(yè)生產要素的技術配套方法。
四維改良法基本包括耐寒性水稻、耐旱性水稻耐、耐鹽堿水稻這些有一定抗逆性的水稻品種,這是一個基礎,又構建了土壤調理劑和植物生長素,土壤調理劑是利用物理化學的方法來解決貧瘠的土壤當中一些中微量元素的配比,讓它更加適應植物的生長。
要素物聯(lián)網系統(tǒng)是土壤四維改良法中最核心的部分。這套系統(tǒng)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根據土壤性質,在地下1到1.5米的深度埋置管道收集土壤間隙水,讓灌溉水稻的水循環(huán)利用,同時阻斷含鹽量高的地下水往上反滲透到耕作層傷害作物。第二部分就是運用先進的物聯(lián)網技術,將作物的生長環(huán)境,生長態(tài)勢,病蟲害等信息即時采集傳到數據中心,由人工智能和農業(yè)專家提出解決方案,這套系統(tǒng)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節(jié)約淡水資源,同時對肥料和農藥進行科學精準的管控施用。
新疆喀什地區(qū)岳普湖海水稻種植基地將重度鹽堿地改造成良田,實現稻麥兩作,為農民帶來不菲收益。資料圖 朱景朝 攝
新疆海水稻種植面積逐步擴大為鄉(xiāng)村振興助力
據記者了解,目前,青島海水稻研究發(fā)展中心新疆基地及中農海稻(深圳)生物科技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種植海水稻大約3萬畝,因為在部分鹽堿程度較低的區(qū)域,農民可以自行使用海水稻種子種植,且產量不低,具有擴大規(guī)模種植的條件。
張立山表示,除改造2000畝重度鹽堿地,取得示范效應外,青島海水稻研究發(fā)展中心新疆基地在環(huán)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喀什地區(qū)、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還通過與農民合作種植海水稻一萬多畝,實現了較高的產量,農民獲得了較好的收益。預計2023年種植面積將進一步擴大。
他說,鹽堿地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富硒,海水稻米營養(yǎng)價值高,市場很認可。隨著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加,海水稻種植將成為鄉(xiāng)村振興的助推劑。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essencecaf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