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博物院“秦.俑:秦文化與兵馬俑特展” 圖片制作: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兩岸合作,帶你穿越到羋月的時代!費時3年策劃,臺北故宮同中國大陸陜西、甘肅等19個單位聯(lián)合收藏,包含兵馬俑一共189組件秦相關文物,5月7日起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秦.俑:秦文化與兵馬俑特展”盛大開展,一級文物占總展品逾70%,文物總保值近新臺幣30億,樹立業(yè)界最高規(guī)格的秦文物特展。
最大秦文化展登陸臺灣
【臺北開箱現(xiàn)場圖組】這是臺北故宮首次推出秦文化展,院長馮明珠說,該展呈現(xiàn)秦人如何從為周王室養(yǎng)馬變身成小諸侯、大諸侯,一步步邁向封王、一統(tǒng)天下的歷程,雖然秦僅兩世而亡,典章制度等各方面影響后世甚鉅。當然,還有臺灣民眾最喜愛的兵馬俑。
28日下午,主辦方在臺北舉行展覽文物開箱儀式。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在致辭時表示,2012年該院與陜西省文物交流中心共同在臺主辦“赫赫宗周——西周文化特展”,盛況空前,參觀人次逾百萬。雙方策劃近三年,此次推出規(guī)模更大的特展,展品非常精彩,令人興奮,其中還包括近十幾年來關于秦文化的考古發(fā)掘新發(fā)現(xiàn)。
臺北故宮的特展向來受人期待,因為不僅有別處難以看到的珍貴文物,更有與文化緊密結合的現(xiàn)代策展創(chuàng)意。馮明珠昨天特意告訴媒體,雖然此次特展展出的都是古老的文物,但“絕對是一場時尚的展覽”。據(jù)悉,特展共分為秦與周戎、東進稱霸、變法革新、秦始皇帝及漢承秦制五大展區(qū)。策展人蔡慶良及張志光透過深入淺出的方式進行布展、為觀眾娓娓細說,秦人如何吸收周、戎文化,逐步融合為秦國兼容并蓄的文化涵養(yǎng),歷經(jīng)近八百年浮沉圖治后終于成就帝業(yè),建立震古爍今的龐大帝國。【閱讀】
精品文物一覽
秦公镈 鹿形金怪獸
戰(zhàn)國時期文物銅敦 戰(zhàn)國青銅繭形壺
《羋月傳》掀寶島秦文化熱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的《高級鎧甲軍吏俑》(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特展近期開幕,適逢秦文化題材的大陸電視劇《羋月傳》于臺灣熱播,掀起報道秦文化之熱,外界對特展中諸多稀世珍寶的關注,也自然而然與《羋月傳》連結了起來。兵馬俑究竟是秦始皇的陪葬品還是宣太后的隨葬品,成了昨天臺灣媒體關注度頗高的問題;而珍貴華美的“戎王馬車”首次于海外展出,也讓人難免想起“義渠王”,策展人昨天也專門介紹,“戎王馬車”等隨葬珍寶正出自與義渠王同等級的戎王陵墓。
秦漢時代是中國藝術史的轉折點,秦自春秋開始屢向東進,最后統(tǒng)一六國。在不斷遷移與擴張的過程中,亦熔鑄了東西方各種族的文化與藝術。據(jù)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介紹,本次特展歷經(jīng)3年籌展,完整呈現(xiàn)秦人自起源至盛世的考古記錄,因此受到臺灣各界高度期待。她表示,即便秦朝兩世而亡,但無論在戲劇、電影或者文學著作中常見其蹤跡,足可見秦文化對于后世影響之深遠。 【閱讀】
相關新聞: